《犹太人智慧大全集》-摘录

犹太人智慧大全集/(美)玛格尔著;郑承运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瞎子打灯】

在漆黑的道路上,有个瞎子提着灯笼缓缓前行,对面来人见他是个瞎子,不解地问他:“你一个瞎子,干吗还提个灯笼呢?”瞎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因为我打了灯笼,不瞎的人才能看到我啊。”


【时间差的财富】
南非首富巴奈‘巴纳特刚到伦敦的时候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他带了40箱雪茄烟到了南非,用雪茄烟做抵押,获蒋了一些钻石。在短短的几年中,他变成了一个富有的钻石商人和从事矿藏资源买卖的经纪人。
巴纳特的赢利有:—个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这就是每个星期六都是他获利最多的日子。其奥秘就是他巧借了一个时间差。
因为星期六这天银行较早停止营业,  巴纳特可以用空头支票购买钻石,然后在星期一银行开门之前,将钻石售出,用所得款项在自己的账号上存入足够兑付他星期六开出的所有支票。巴纳特利用银行停业的一天多时间,拖延付款,在没有侵犯任何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调动了远比他实际拥有要多得多的资金。

【奥运会的商机】
犹太人尤伯罗斯举办奥运会更把这种本领发挥到巅峰。
奧运会是举世瞩目的,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城市来说,能够承办奧运会是一个巨大的荣誉。但是,奥运会的巨额费用使承办者苦不堪言,想承办的也知难而退,筹集资金是承办奥运会的关键,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
尤伯罗斯分析认识到,  以往人们只注重奥运会的体育和政治功能,却忽视了它的经济功能。
《塔木德》里说:  “任何东西到了商人手里,都会变成商品。”这句话对尤伯罗斯来说恰如其分,毫不夸张。
尤伯罗斯身为商人,深刻体会到,企业家最重视的是自己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名气超过竞争对手,各个厂家往往肯花大钱,想方设法挤垮对手。因而,尤伯罗斯决定利用竞争对手这种心理,提高赞助收入。他规定本届奥运会正式赞助单位只接受30家,每一个行业选择一家,每家至少赞助400万美元,赞助者可取得本届奧运会某项商品的专卖权,这样一来,各大公司就只好拼命抬高赞助额的报价。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历来是对头,每一届奥运会都是两家交手的战场,1980年莫斯科奧运会上,百事可乐占了上风,虽然赌注大了点,但毕竟打响了牌子,提高了销售量。可口可乐尽管自恃老大,但一不留神就会在竞争中落后,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可口可乐决心要挽回自己的面子。
尤伯罗斯向两家大公司抛出了400万美元的底价。百事可乐思想准备不足,还在犹豫之际,可口可乐却早已胸有成竹,一下子把赞助费提高到1300万,高出了尤伯罗斯提出的底价两倍之多。可口可乐的一位董事咄咄逼人地说:  “我们一下子多出900万,就是不给百事可乐还手余地,一举将它击退。”果然,百事可乐没有还手之力,可口可乐成为饮料行业独家赞助商。
尤伯罗斯笑纳1300万美元后,又把目光对准了感光胶片的两位大亨:柯达公司和富士公司。底价同样是400万美元,然而这次可不那么顺利。
柯达公司开始也想加入赞助者的队伍,但他们不肯接受组委会的不低于400万美元的条件,他们只同意赞助100万美元和一大批胶卷,尤伯罗斯没有答应。
此时一向嗅觉灵敏的日本人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决心借此打入美国市场。富士公司同尤伯罗斯讨价还价,最后以7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洛杉矾奥运会胶卷独家赞助权。
待到柯达公司醒悟时,富士胶卷已经充斥了美国市场,为此柯达公司广告部的经理被撤了职。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日本丰田等汽车公司的竞争,更是热火朝天,彼此都竭尽全力拼抢这“惟一”的赞助权。
结果,企业赞助共计3. 85亿美元,而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的381家赞助厂商,总共仅赞助900万美元。
收入最高的莫过于把运动会实况电视转播权作为专利拍卖:
最初,工作人员提出的最高卖价是1. 52亿元,遭到尤伯罗斯的否定,他亲自研究了前两届奧运会电视转播的价值,又弄清楚了美国电视台各种广告的价格,提出2.5亿美元的报价。
然后,尤伯罗斯跑到美国两家最大的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ABC)和全国广播公司(NBC)游说,策划了几家公司之间进行了一场全力以赴的竞争,结果全国广播公司欣然接受了这个价格。该公司负责体育节目的副总经理对尤伯罗斯在谈判期间所表现的谈判艺术和工作效率表示十分钦佩。
尤伯罗斯还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把奧运会的广播转播权分别卖给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从这儿开始,广播电台免费转播体育比赛的惯例被打破了。
结果,仅此一项,尤伯罗斯就筹集到了2.8亿美元。
奥运会开幕前,要从希腊的奥林匹亚村把火炬点燃空运到纽约,再蜿蜒绕行美国的32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途经40多个城市和近1000个镇,’全程约1.5万公里,通过接力最后传到洛杉矾,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
尤伯罗斯发现参加奥运火炬接力跑是很多人梦寐以求、引以为荣的事情,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公开出卖参加火炬接力跑名额的办法,即凡是参加美国境内奥运火炬接力跑的人,每跑1英里,须交纳3000美元。
此语一出,世界舆论哗然,尽管尤伯罗斯的这个做法引起了非议,他仍然我行我素,最后收上来了大笔的款项,这一活动筹集到了3000万美元。    
攻立“赞助人计划票”,凡愿赞助2.5万美元者,可保证奧运会期间每天获得最佳看台座位两个;每家厂商必须赞助50万美元,才能到奧运会做生意,结果有50家厂商,从杂货店到废物处理公司,都出来赞助。
组委会还发行各种纪念品、吉祥物,并高价出售。
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整个洛杉矶市已呈现出浓郁的气氛。由各公司赞助整修和重建的各种设施已焕然一新,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主任贝利乌夫人视察了这些设施之后,说:  “洛杉矾奥运会的组织工作是最好的,无懈可击。”从五彩缤纷的开幕式开始,各方的抵制给奥运会带来的阴影被一扫而光了,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的运动员和观众以及美国的观众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把洛杉矾奥运会推向了巨大的成功;
在奧运会结束的记者招待会上,尤伯罗斯宣称,本届奧运会将有赢利,数目大約是1500万左右。1个月后的详细数字表明,洛杉矶奧运会赢利2。5亿美元。

【赚钱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
犹太商人赚钱强调以智取胜。犹太人认为,金钱和智慧两者中,智慧较金钱重要,因为智慧是能赚到钱的智慧,也就是说,能赚钱方为真智慧。这样一来,金钱成了智慧的尺度,智慧只有化入金钱中,才是活的智慧,钱只有融入智慧之后,才是活的钱,活的钱和活的智慧难分伯仲。
基于这样的观念,在犹太人看来,即使是一个十分渊博的学者或哲学家,如果他赚不到钱、一贫如洗,那么学者的智慧只会是死智慧、是假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既有学识又有钱的人,所以犹太人很少赞美一个家徒四壁的饱学之士。
犹太人爱钱,但从来不隐瞒自己爱钱的天性。所以世人在指责其嗜钱如命、贪婪成性的同时,又深深折服于犹太人在钱面前的坦荡无邪。只要认为是可行的赚法,犹太人就一定要赚,赚钱天然合理,赚回钱才算真聪明。这就是犹太人的经商智慧的高超之处。

【知识≠智慧】
犹太人中间流传着一个有关智慧与财富的笑话。
拉比甲问拉比乙:  “智慧与金钱,哪个更重要?”
“智慧 当然比金钱重要。”
‘既然如此,为何学者、哲学家要为富人做事呢?而富人却不为学者、哲学家做事?”
“这很简单,学者和哲学家知道金钱的价值,而富人却不懂得智慧的重要性。’
从某一方面来讲,拉比乙的说法很有道理:知道金钱的价值才会去为富人做事;而不知道“智慧”的重要性才会对其傲慢十足。但我们若追究更深层的调侃,其意味则更加深远:既然学者和哲学家知道金钱(财富)的价值,为何不能运用知识(智慧)去获取金钱,而为何单单要受富人的奴役而挣取那份不成正比的“嗟来之食”呢?
很显然,学者、哲学家并不拥有真智慧,他们拥有的只是一堆堆的知识。尽管他们明白钱的价值,却无法驾驭金钱,或者说无法让金钱为其效劳。被金钱所驱使的“智慧”,决不会比金钱更重要。相反,富人尽管没有学富五车,但却能驾驭、聚敛金钱,并通过金钱奴役学者,富人的本领才是真智慧。
道理很简单,金钱为智慧的尺度。即活的钱比不能生钱的智慧重要,但能生钱的智慧比单纯的财富重要,而活的钱与能生钱的智慧不分高下。犹太人正是运用智慧与金钱的辩证统一的观点,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

【赚钱的心态】
犹太人只把金钱当做是一种很好玩的物品,它在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去高度地投入它,人们投入资金的时候就是投入了一次次危险的但是有趣的游戏,当这个游戏胜利的时候,也是十分有意思的。如果不是把赚钱当做游戏,而是看做一项沉重的工作,甚至是在拿命运做赌注的时候,心理的压力会十分的强大,以至于让很多人不再敢去冒风险。
犹太人这样形容自己,在赚钱的时候你就进入了一个游戏的世界,作为游戏的参与者,你要不停地和对手进行较量和角逐,你要采用一切办法和手段来胜过其他的人,你要超越所有的人才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
著名的金融家摩根就是拥有这样的赚钱观念,即决不让赚钱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看成一种新鲜刺激的游戏,他认为只有以这样游戏的心态去赚取金钱,才是良好的赚钱心态。
摩根对赚钱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他一直有一个习惯,每当黄昏的时候,他就到小报摊上买一份载有股市收盘的当地晚报回家阅读,当他的朋友都在忙着怎样娱乐的时候,他则说:  “有些人热衷于研究棒球或’者足球的时候,我却喜欢研究怎么赚钱。”
在谈到投资的时候,他总是说:  “玩扑克的时候,你应当认真观察每一位玩者,你会看出一位冤大头,如果看不出,那这个冤大头就是你。”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