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成长?由做饭这事想到的!
作为一个主流价值观体系下的标准屌丝,这两年经常在自我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自己一事无成?随着思考的深入,越来越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环境的因素影响可能远远大于个体的努力。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拿做饭这事为例来说明下。
看过之前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在自学中医的过程中,做饭这事是我领悟医理药理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在西红柿炒鸡蛋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肾病的治疗关键。在炒西葫芦过程中,让我认识到了附子的作用机制和病机的平衡原理。在处理变质大米的过程中,让我思考到了病邪的最小能量传变路径。在用高压锅煮米饭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胃病从肺论治的客观机制……每一次的做饭过程。都把它作为了人体病理和药理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并不是认为做饭这事麻烦累人,而是享受其中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但是小时候爹妈是如何“教”我做饭的呢?首先声明一下。我并不是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因为在反思自己身体病因时认识到自己的家庭(父母)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做饭这事就能体现出来。记忆中小时候每到做饭时,父母两人相互推诿,谁也不想做饭,然后就是对骂,会骂的是我妈,结果经常就是我爹做饭,而这种情况下我爹做饭过程中是抱着愤怒,抱着怨恨的情绪。或者当父母两人都不做的时候。就直接以吼叫的方式让我做饭……当然,其他的家务活也是如此。
同样是做饭的过程。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和心态。虽然其行为表面没什么明显差异。但是对我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
上面聊的是做饭这事,我们再聊一个关于“听诊学习”的事。
一个医院的朋友,给发了一段她们同事的聊天记录。谈的是关于现在医生基本不用的听诊的问题。大家普遍反应听诊难学,尽管费了很多功夫也学不好。但是她们有一个同事却特别擅长听诊。而这位擅长听诊的同事是如何学习这项技能的呢?她自己描述了其听诊的学习经历:
小时候父亲是用逗着我玩的方式教的……从一点点小娃娃就拿着听诊器给人家听,还挺喜欢。为啥呢?第一:夸奖赞美(父亲第一个永远赞美,护士夸,母亲夸,叔伯夸,全医院过来了都夸:这小家伙将来了不滴。真假不知道,但我善于把好听的都当真,把不好听的都当假)。第二:好玩。第三:好奇心,肚子里面是啥呀?每个人的肚子还不一样,我父亲说里面的故事也不一样,你听听……
同样是听诊学习。一种是传统教育观念学习方式。一种是游戏探索的心态学习。其最终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小时候被父母和老师经常灌输(教育)的某些观念或者做事方式,往往可能会影响我们一生,但是由于其根深蒂固,成年后可能很难认识到其危害,直到遭遇种种挫折后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可能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