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方法!质点思维!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我们知道,为了研究事物共同的运动规律。我们会把现实中不同的事物抽象为一个没有质量,没有大小,没有形状的质点。这样就能抛除差异化的因素,发现共同的规律。这种思维同样可以延伸到其他的领域。

以前的时候。思考过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群体的行为规律。当时有一个思维的关键转变,也是运用了质点思维。初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一个个个体的行为去总结。但是后来发现涉及的变量庞大无比。

有一天晚上溜达的时候,看着天上的月亮,突然想到如果站在月亮上观察人类的行为,我们将会发现什么规律呢?站在月球上之后,由于我们观察的距离无限拉长,这时候我们看到地球上一个个的人。已经无法区分他们的身高外貌等个体差异,因而看到的是一群群不同地域分布的“质点”运动规律。

这两年自学中医发现这种思维运用在中医上,也同样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病理或者是药理。

首先说中药,以植物药(一棵树)举例,我们知道不同的植物,它的形状差异极其巨大。这个时候我们是否可以舍弃植物的叶子形状、树皮粗糙程度等差异化的属性。而只提炼其整个植株结构的关键点。比如说树根最下面的点,第一树枝分叉点,树枝的最高点,横向最长树枝顶点,四个点连线之间的不同比例对应着不同的几何结构。那么具有同样几何结构的植物,是不是具有相同的药性。

再说下病理。比如一个女孩子,内热严重,经期有明显的深色瘀块,同时大便时是黑色羊屎蛋……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大便抽象为流动的质点。把血液也抽象为流动的质点。当他们和“热邪”相互作用时。就会观察到同样的作用规律。而我们提炼出的这个规律。就能更接近热邪影响人体的客观病理机制。

世间万物共通,思维更不应该自我设限。不同领域相互借鉴,才能更好帮助我们发现事物的本质。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