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们中医的老师,他们可能也不懂中医!

先说明一下,这里的老师既包含学校上课的老师,也包含我们看的各种中医书的作者。

中医群里一个朋友发了一个问题:“风从火化,湿与燥兼”到底啥意思,说老师讲了很多也没听明白。

同时附带一篇文章,标题:“风从火化,湿与燥兼”考释。作者张鸣钟(中医),显示是公众号“人卫中医”2019年01月09日07:02发布。(具体原文大家可以自己搜索“人卫中医”公众号查看)

我点开文章链接进去看了一下,作者是旁征博引,把老祖宗的相关文字罗列了一堆,但是却看不到作者内在的推理逻辑,最后也没看明白作者是如何从一堆老祖宗的文字推理出“风从火化,湿与燥兼”这八个字的含义的。

之前夏天脚气的严重的时候。我当时就在想,为啥冬天不痒,反而夏天才痒的厉害呢?我们知道夏天的话是天很热,六气视角看为火。而脚痒呢?实际上是风盛。天气凉快的时候不痒。而天气很热时痒,对应六气关系不就说所火生风吗?!所以说“风从火化”。

之前写过关于炒西葫芦的一篇文章。实际上后来我又对这个现象思考了更多。在这个炒西葫芦过程中西葫芦里面的水分减少,但是外面看水分是增多的,也就是说西葫芦里边是变“燥”。而外面的是变“湿”。其实这现象正好对应人体的很多病理现象。比如很多人脾失健运后,虽然体内的痰湿比较重,但是却嘴里发干。所以说“湿与燥兼”。这里延伸一下,人体的病理存在广义的平衡对称现象,湿与燥兼只是表现之一。

很多时候,一个人如果靠理论的堆叠来给你解答一个问题,那么说明他并没有真正搞明白这个问题。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