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的哲学基础-谈格雷厄姆与索罗斯

由于对知识的渴求,我很早之前就思考一个问题真理到底不存在在读完休谟的不可知论时,我更加迷茫,但后来我从实用主义出发,想到在工程上搞测量,无论我怎么测量多不可能得到物体长度的真值,但是这点误差并不影响我的工作;如果世界上不存在真理,医生给你乱开药是很难想象的因此,至少就运用的角度而言,对知识的有效性是没有争议的虽然对科学追求的意义,也是先验性的假定,但是我认为完全是有必要的

知识大概可以分为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部分,正因为它们之间存在不一样的特征,这样的划分才有意义,当然研究它们的方法论也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从价值论的视野看,它们两者主要存在一下区别:

首先,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研究者,又是参与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自然科学一般不介入他们正在研究的现象社会科学家自身在研究现象之中,因此,研究者必然会把自己的知识结构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带进认识过程,并最终影响到认识过程的结果观念性产品这种观念性产品就很难脱离主观性

其次,从研究对象上来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根本区别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与人类存在着语言隔离研究中只能获得对象信息的单向性作用而社会科学则不同,研究者在获取被研究者的信息的同时,被研究者也在获取研究者的信息因此,这就难免影响了研究客体,不能代表正常状态下对象的行为规律,会影响社会科学研究中资料的客观性与理论预测的准确性

第三,按照马克思韦伯的观点,社会事实与自然事实完全不同,社会事实的特点是与价值相关,而自然事实却完全相反因此,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有着原则上的界限韦伯由此推论出,自然科学中对规律概念的用法在社会科学中尤其是在历史研究中很少有所得在自然科学中,规律越是普遍适用,对精确的自然科学越是重要,也就越有价值但在社会科学中却恰恰相反,最普遍的规律正是非常空洞的,往往也是最没有价值的

在我读完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之后,我更是坚定这些看法我知道索罗斯和格雷厄姆的投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不由得从心底佩服索罗斯,毫不吝啬地赞誉他是一个天才怎么他们两者放在一起讨论呢?

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当中写道,金融市场的天性就是不稳定我把概况市场的反身性理论描述成始终有效的理论,这在某一种层面是正确的,因为反身性之中最重要的双向反馈机制可以随时运作;但这在另一种层面却是错误的,因为他并非随时运作,事实上,在多大数情况下,他十分微弱,所以我们可以安然地忽略它就前者来说,某种修正的机制可以防止认知与现实之间出现过度的背离;后者而言,反身性的双重反馈机制处在运作当中,除非即存在的条件或制度出现显著的变化,否则认知与现实便不会趋于一致在第一种情形下,古典经济理论是适用的,而认知与现实之间的分歧可以视为噪音而加以忽略;在第二种情形下,均衡理论便毫无关联了,我面对的是单向的历史过程,其中认知与实现的变化都是无法反转的,我们必须区分这两种状态,因为一种是正常的,另一种则是反常的

索罗斯把市场的状态划分为两种情况,其套利的行为主要利用第二种反常的情况他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苍蝇不叮没有问题的鸡蛋,可以知道启动反身性理论的运作机制一种方法是:发现有问题的鸡蛋当年英镑越南等这些有问题的鸡蛋,都被索罗斯盯上也就是说,当你这个金融体系是存在巨大漏洞和缺陷的,以索罗斯的影响力和其在社会金融界的话语权,把这个金融漏洞公布于众,把他的量子基金以及他能影响的资金从那个的地方撤离,就会人们就会从原来泡沫的繁荣当中苏醒过来,给造**们的巨大的恐慌原本存在的某些问题,政府和金融机构本身可以修正和解决,但是由于人们的恐慌和非理性的情绪化反应,已经远远超出政府的承受程度,最后让索罗斯的预言成为现实所以,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索罗斯是走在市场曲线前的人这只是索罗斯分析的第一层境界,第二层境界是无中生有

索罗斯说到,自然科学家的优势在于,同他们打交道的是独立于人的意识的自然现象自然自然现象属于一个世界,科学家的陈述属于另一个世界,因此,自然现象可以充当独立的客观标准与此适成对照的是,社会科学的参与者的思维对象却不是独立地给定的,它依其本人的决策而定作为确定参与者观点的真实性或有效性的标准,它还不够资格,但它又却确实提供了某些标准,一些期望为后来的事件所确认,另一些则没有可是确认的过程留有写遗憾,人们永远也无法肯定,究竟是预期与后来的事情相一致,还是后来的事情顺应了预期?在此自然科学所强调的思想与事件之间的分离荡然无存了

索罗斯强调,在自然现象领域中,科学方法只有当其理论证据确凿时才是有效的;而市场的参与者讲他们的决策建立在对所参与情景的不完备理解之上,即使理论没有确凿的证据也可以是有效的科学家只能通过其行为而不是思想来影响研究对象,并且科学家的行为同所有其他自然现象一样受到相同的规律的支配,最重要的是,无论科学家多么能干,一般金属也绝无变成金子的可能而社会现象不一样,它削弱了遵守约定的意义,更糟的是,它为践踏约定哗众取宠的做法开辟了道路它成了社会炼金术士们手中的法宝,在用诅咒语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象的戏剧性的时刻屡屡灵验从而实现了无中生有

索罗斯说,比起其他投资商,我具有某种优势,因为我至少对于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拥有自己的见解,然而,如果我声称总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论框架构造有价值的假说,那就是在说谎有时并不存在反身性过程,有时我有未能觉察,此外,最令人痛心的是,有时我搞错了,往往在缺乏合用假说时却不得不介入投资,其效果自然无异于随机漫步了幸运的是我在金融市场中与反身性过程很合拍,我的主要成功就来自于利用反身性过程所呈现的机会

对比索罗斯主要是关注宏观经济,格雷厄姆主要是关注企业个体,微观层面的分析格雷厄姆怎么描述市场先生,很久以前,我的朋友和老师本格雷厄姆曾描述过对待市场波动的正确心态,我认为这种心态对于投资是否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你必须想象市场报价来自于一位特别乐于助人的被称为市场先生的朋友,他是你私人企业的合伙人市场先生每天都会出现,报出一个他既可以买入你的股份也可以卖给你的股份的价格尽管你们俩的合伙企业具有非常稳定的经济特性,但市场先生的报价却有各种可能因为不幸的是,这个可怜的家伙有感情脆弱的老毛病有些时候,他心情愉快,而且只看得见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因素在这种心境下,他可能会报出非常高的买卖价格,因为他害怕你会盯上他的股份,抢劫他即将获得的利润在另一些时候,他意气消沉,而且只看得见公司和整个世界前途渺茫在这种时候,他会报出非常低的价格,因为他害怕你会将你的股份脱手给他此外,市场先生还有一个讨人喜欢的特点,就是他从不介意无人理睬他的报价如果今天他的报价不能引起你的兴趣,明天他再来一个新的报价但是否交易严格按照你的选择在这些情况下,他越狂躁或者越抑郁,你就越有利遵循格雷厄姆的教诲,查理和我让我们的可流通股票通过它们公司的经营成果而不是它们每天的,甚至是每年的市场价格来告诉我们投资是否成功市场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忽视公司的成功,但最终一定会用股价加以肯定正如格雷厄姆所说:短期内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在长期内它是一台称重机

巴菲特在从100元到160亿元中写道,正如大家所观察到的,市场常常是有效率的,他们就因此不正确地得出市场永远是有效的结论,这些观点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白天,一个是黑夜是的,市场不是总是有效的而格雷厄姆强调的情况,是属于索罗斯说的第一种情况格雷厄姆从事证券投资时,非常强调以低于企业的内在价值的市场价格买进一间企业的股票,而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套利的行为,充分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人们认知的偏差和人性的弱点等因素来实现

可以看到,格雷厄姆在利用索罗斯说的第一种情况,某种修正的机制可以防止认知与现实之间出现过度的背离来获利,在确保这样做能成功的前提是什么呢?

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中写有一段话,价格向价值回归缓慢的危险从理论上看,第二个前提也是同样正确的但在实际中却往往得不到验证由于忽视或误解而导致的低估某一证券价值的情况经常会持续一段极长的时间,而过度狂热或人为刺激产生的高估某一证券价值的情况也会经久不退正是这种拖延给分析家带来了危险,因为在价格向他所发现的价值回归之前,新的决定因素有可能出现而取代旧因素换句话说,当价格最终体现出价值时,这个价值已经发生变化了当时用以做出判断的事实和理由都已不再适用

分析家必须尽最大可能规避这种风险方法之一是在不大可能发生突然变化的环境中开展工作;方法之二是挑选那些比较吸引公众兴趣的证券,这样,一旦分析家有所发现,公众会有及时的反应给予响应;方法之三是根据总体的市场状况而调整自己的工作,在商业和市场都很平稳时注重寻找价值被低估的证券,而当市场压力和不确定性增大时则应该谨慎行事

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附表能够进一步澄清关于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的一般问题,该表追踪了影响市场价格的各种因素从表中可以看出,被我们称作分析因素的因素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是部分的和间接的它是部分的,因为纯投机因素也经常从相反的方向影响市场价格;它是间接的,因为它要通过人们的感觉和决定才能产生作用也就是说,市场不是一台根据证券的内在品质而精确地客观地记录其价值的计量器,而是汇集了无数人部分出于理性,部分出于感性的选择的投票机器

巴菲特对这种投资策略反思说:除非你是一名公司资产清理人在一家度日艰难的公司里,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冒出来了正如同厨房里不会只有一只蟑螂其次,任何你得到的初始优势很快会被公司挣来的低回报侵蚀以一般的价格买入一家不同寻常的企业,比以不同寻常的价格买入一家一般的公司要好得多我们会坚持寻找一流管理人员的一流公司

从巴菲特对价值投资理论的完善当中来看,价值投资者希望能找到具有内在稳定性稳健性和简单而永恒的企业,甚至巴菲特声称我们不想投资那些我们认为有可能会被淘汰的公司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年会上表示:未来10年中,我不会对苹果和谷歌的市值上涨感到惊讶,但我不会买入这些公司股票不过我也可以肯定不会做空这些公司像英特尔这样的企业会受到物理规律的制约,这种制约总有一天会导致一张芯片上无法容纳更多的晶体管我觉得,每年30%或者其他比例的增长率将会持续很多年,但不可能会持续到无限的未来因此,英特尔必须利用它目前在半导体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开发一些新的业务,就像当年IBM利用制表机开发出了计算机业务一样而预测某些公司是否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对我们来说简直太难了

像高科技企业这样的公司,我们一点都不知道其未来的息票是多少但是当我们找到一家我们认为自己相当懂的企业时,我们就会努力考察它的未来,并计算它未来的息票是多少事实上,我们可以说是试图现在就把这些未来的息票打印出来,这就是我们判断一家企业10年或20年后的价值所采取的方法当我们于1972年买下喜诗糖果的时候,我们当时不得不在以下方面得出结论:我们能否弄明白经营的竞争环境喜诗糖果的优势以及劣势今后1020年或30年这家企业的情况会如何

如果你试着评估内在价值,就会发现全都与现金流有关当前在任何一个投资对象中投入现金的唯一原因是你期待将来可以取出现金,不是通过将投资卖给他人(因为这是一种十足的狗咬狗(who beats who)游戏),而是通过你投资的资产的产出购买一座农场是这样,买一套公寓也是这样,购买一家企业同样如此因此你会发现企业的内在价值能不能很好地估价与企业的内在稳健性息息相关

而巴菲特的好搭档芒格在努力完善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错误认知心理学因为我们处在这个混沌的社会当中,凭什么你的判断就比别人准确,你的认知与现实之间就不会出现的背离呢?而索罗斯恰恰相反,他是要发现有问题的鸡蛋如果说,巴菲特是试图在不确定的市场当中确立一种稳定性,那么索罗斯就是试图利用市场的不稳定性索罗斯坚决主张市场的估价总是失真的,不仅如此这是对均衡理论的决定性背离这种失真具有左右潜在价值的力量索罗斯一直在利用这种力量,而巴菲特力求把这种力量的影响降到最低天才总是能颠覆常规

可能我说索罗斯太抽象,还是说说浑水唱空机构搞得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市场价格大跌,甚至退市,每天都像坐过山车的样子它们利用的原理是什么呢?和索罗斯一样,先做尽职调查,发现臭鸡蛋,你有没财务造假,你管理层有没问题等等,然后做空你,把你的信息公布于众当然,也有一些是制造你造假的假象,利用公众的信息不通畅和恐惧心理美国打官司你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等因素,做空你你觉得自己死得很冤枉吗?在逐利的世界里,没有道德的底线,只有收获财富的喜悦。

来源网络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