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1】
“定位”理论是美国的营销战略专家杰克·特劳特提出了一套主要用于企业营销方面的理论体系,现实中主要应用于企业的市场竞争领域。但是个人感觉这个范围太窄,深入思考,就会体会到“定位”理论可以拓展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是对“定位”的几点思考:
【2】
定位的本质是人的思维过程的一个阶段,目的是为了获得对现实真实状态的正确认知。既然是属于人的思维过程,就会受到思维有限性的制约,所以我们对任何事物的定位都是在自己有限认知范围内作出的,都可能存在错误。
【3】
定位错误的原因和人的认知层次息息相关。认知层次一般可分为“哲学→知识→经验→现象”四个层面,从哲学层面认识事物会获得相对正确的认知,从“知识→经验→现象”层面认识事物,正确度会依次递减。
【4】
定位的过程中,不仅仅只考虑自己如何定位,更要考虑别人对此如何定位,竞争者对此如何定位,相关利益者对此如何定位。从更广的角度看,系统中每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影响的,必须从全局考虑,才能对事物或自身获得正确的定位。
【5】
定位的对象可以简单分为“关系”和“过程”两类,这两类对象相互渗透,不能绝对分开。“关系”定位可以理解为自己和周围存在事物的关系,“过程”定位可以理解为自身和事物发展演化的所处阶段。
【6】
定位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客观的对象存在和变化,更要考虑自身思维模式的演化阶段,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处在不断演化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对同一事物的定位会不断发生变化。
【7】
上面的结论只是个人推演的结果,并没有就具体事物展开,只是框架性的思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