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本身正确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思考探索的过程!
昨天的文章(对于"金生水"含义的延伸思考,联想到麻黄的"开玄府"功效!)发出后,有人在后台留言直接开骂,因为这位朋友不认可文中引用的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的结论:“麻黄具有开玄府功能”!
其实看到这样的人身攻击性质的留言,我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中国的教育环境培养的傻逼哈巴狗太多了。这些哈巴狗固有的特点就是盲目相信固有的认识,不敢越雷池一步,一旦看到别人不同于传统认知的观点就大肆攻击。
看这位仁兄的昵称”太极五行道医堂xxxx”,挺吓人的吧,不懂的看到太极五行,看到道医字眼还是中医高手了呢。玄府是刘完素先生提出的理论,而刘完素先生提出这个恰好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想必这位“道医堂”的仁兄可能刘完素是谁都不知道吧。
其实“麻黄具有开玄府功能”这个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思维的思考探索过程。昨天写这篇文章(对于"金生水"含义的延伸思考,联想到麻黄的"开玄府"功效!)本意就是想记录分享个人的思考过程。因为关于学习这个东西,我始终认为答案是什么不重要,别人怎么说也不重要,关键是自我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才是认识(改变)世界和自我的方式。
从认识论上来说,我们人的理性都是有限的,意识能力也是存在缺陷的,并且能掌握的信息本身也是不完全的,加上我们信念系统的删除,扭曲和绝对化,我们的内在理性和外部真相之间就产生了很大隔阂。所以相对于具体的结论来说,思考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就至关重要,其实很多时候,那些极有价值的见解,往往出自那些以一种特殊方式被一个特定问题所困扰并深陷其中的个体之手。
我始终认为,如果一个想法在一开始不是"荒谬"(突破传统固有认识)的,那它就是没有希望的(Einstein)。如果一种理论(知识)不是自己撞得头破血流得出来的,如果不是感同身受理解出来的,那就一点价值也没有,因为即使你知道了,你也无法理解道理背后的真谛在哪里。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真正会思考的人说话时,他说他自己的话,甚至为了描述一种新的认识观点而创造新的名词,他不会去旁征博引某某教材的观点,也不会拉出某某专家来站台,他所说的都是他的思考、他的探索、他的独创。反之如果一个人所说的全是别人的观点结论,那么这个人终生的成就也不会超过一个30块钱的U盘。
我们绝大数人就如同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用电铃为信号,定期喂狗。养成了狗狗固定而精确的条件反射——可万万没想到,突然发洪水了,巴甫洛夫自己跑了,狗狗困在笼子中,面对着一个完全不确定的世界。那些可怜的狗狗们,无法理解这一切,以后无论巴甫洛夫怎么冲它们摇铃铛,狗狗也不理他。意思是说许多人,被动的从学校学到了固定而精确的知识,但面对不确定的世界,他们就如被巴甫洛夫抛弃的狗,全都崩溃了。从此一生懵懂茫然。治病的也是如此,如果固守传统的观点认识,而不会根据疾病变化调整自己固有的认识和方法,最后只能越治越坏。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如果要获得别人的认可,或者获得与别人交流的快乐,那就必须使用公版教材,因为这个认可度高,传播成本低,吐槽起来也有气势。但是我学习思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所以我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也不会在乎传统观点怎么样,我只面向问题本身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