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药全新认识,这几个观点值得借鉴!

继续昨天的文章,聊一下风药!引用了两位朋友的观点。

●网友翱翔(备注说明下,我这个人从不认为所谓的专家和大师的理论才是真理。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对于客观现象的思考领悟,都可能会触摸到真理。所以这里引用了这位不知名群聊网友的观点):

看到上面说到风,想到之前的一条感想。这几天老刮风,风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其实是风路过其他物体我们才感知,比如树儿在摇摆灰尘在飘荡,知道起风了,恍然领悟,风就是一个动能。

以前也知道,就是不如今天深刻。温度高了是热风,天气凉了是冷风,下雨了是潮湿的风。联想到风药,粗暴的想成一个动能好了,给予其方向,可升可降可内可外,给它温度,就可冷可热。

想到治疗脑卒中的续命汤,不活血化瘀而能通闭,体内的一切病理产物都是垃圾,给一个动能,肯定就是秋风扫落叶般畅快。

看仲景与东垣风药的使用,今天恍然领悟,解表呀升清呀,本质就是一个动能。就是一种促进,升降浮沉寒热温凉方向性和温度觉的药物,都要靠风药彰显。这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古人说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己。或许就是如此吧!

●马艳东老师:

《经》谓“风者,百病之长也”。又谓“百病皆生于气也”。风乎?气乎?惑而不解也。殊不知,风气本一物。何以言之,风之成,由乎 气。风由气出,气由风见。故虽名异而实为一体矣,唯体用不同尔。

人之所生,全赖于气,气衡则康健。人之所病,亦由于气。或亢或衰,则气必失衡。虚者,气无力也,风不能也。滞者,气不畅也,风不达也。病生由此而治何?百病之治莫不赖气,万病能痊莫不由风。治虽八法,但不离通。何以使通?气之使也,风之用也。虚者,助之使通。滞者,疏之使通。无非使风生而为

气之使也。

风与气,自然之物也,天地无此无四季,人若无此无生生。不可太过与不及,但求匀调和顺而已矣。天若知之,风和日丽。地若知之,万物荣繁。人若知之,何病能干。医若知之,百病无难。病若知之,可以早痊。

●然后说说自己之前思考刘完素的玄府理论时的一个困惑:刘完素创立了玄府理论,提出诸多病证“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认为热郁玄府,玄府闭塞,是导致多种疾病共有的基本病机。基于上面这种认识,开通闭塞之玄府就应该是治疗各种疾病一个基本原则。而风药的辛散、开发、走窜、宣通、鼓动之性,最善于开启玄府之郁闭。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大师刘完素应该是风药派才对。

●最后感慨下,学中医真的太不容易了,中医这种实打实的学问,理论层面认识错了就永远出不来治疗效果。但是要想获得正确的理论,可能得需要经历太多的曲折和弯路!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