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病治不好不能怪药不好,而应该首先反思自身问题
前几天给一个朋友开方调理身体,二付药下去后反馈喷嚏、鼻塞、鼻涕现象就大为减轻,但是隔天却又反馈说鼻子问题更严重了!继续沟通得知在办公室吹空调了,更严重的是平常不喜欢吃主食,反而喜欢吃水果和各类海鲜,更让我吃惊的是对方说三四两的大闸蟹一顿能吃三个……本着对对方负责的态度,详细告知了其体质问题需要先改变日常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知道对方能否听进去,但是凭个人经验判断感觉这位朋友治病的时机未到!因为对方的认识还不到治病的“时机”,单纯的依赖药物而不从自身做“减法”,治愈的希望不大。
图-西瓜
一个朋友的娃娃,腺样体肥大(面色偏黄,不爱吃饭,痰多,舌苔白腻),咨询我怎么办?告知先把娃娃的牛奶停掉,对方反问为什么要停掉?不喝牛奶孩子营养跟不上咋办?……后来就没有理会对方。很明显,这位朋友的认知还没到治病的时候,即使你告诉了对方正确的方法,根据经验,对方首先会质疑你的观点,然后又会去百度或者咨询其他所谓砖家的意见……
一个网上的朋友长年痛经,试了很多办法都没好,后来咨询我怎办,沟通了一个多小时,给对方提了一系列饮食生活习惯改进建议。结果对方仅通过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调整,坚持了不到两个月,就解决了多年的痛经问题。可见个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是何等的重要。
身体出现了问题,首先应该反思和调整自己,而不是过于依赖外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