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成不了好厨子!但是可以成为好中医!

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视频,一个在美食界老师傅谈到了他的一个观点,就是说穷人成不了好厨子,理由是很多食材(比如海参鲍鱼)穷人从小见都没见过,更没没吃过尝过,所以让他做是做不出什么水平的,虽然很多技术可以学,但是底蕴是学不来的……下面的留言一堆人也都在反对他的观点,但是看了这个视频之后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个困惑。

具体什么困惑呢?就是我爷爷在世的时候是十里八村知名的大厨,无论红白喜事都会去请他。但是我爹以及我爹的几个兄弟,做出来的饭菜确实相当难吃,不要说什么高端食材(当然小时候的农村生活条件也不可能有什么高端食材) ,就是小时候我们农村吃的那种疙瘩咸菜,我爷爷做出来的都比我爹做出来的好吃百倍……

当时就很困惑,我爷爷的一身厨艺我爹从小就应该耳濡目染,怎么就没有学会呢?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个事情,因为我爷爷小时候家里还是地主吃喝不愁,而我爹小时候家里已经被打成了黑五类,能吃饱饭就已经不错了。也就是说 我爷爷从小对各种食物是有亲身的品味体尝,但是我爹是没有这个条件的,即使我爷爷把各种技术以及姿势交给我爹,我爹的水平也不可能超过我爷爷。

看完上述文字后,不知朋友们有没有感触?就是说现实中不只是厨艺,也包含其他方方面面,大部分人都走入了学习的误区:具体来说就是在缺乏对真实世界的亲身体验探索的前提下,以为凭借对“符号”或“姿势”的努力刻苦学习就可以获得真理,这是我们主流教育和大部分人无法打破的执念……由于之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自己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我坚信“符号或者文字是遮避智慧的迷障,远离符号文字,才可能洞悉自然和社会的真相”。这也是之前为什么很多文章里都“蔑视”文字的原因。

回到中医,也是同样如此。但是中医和厨艺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穷人不可能也没有条件接触到各种食材,但是身体是我们的,我们每天都和自己的身体亲身相处,时刻会感受到身体的真实点滴变化,而身体的这些点滴变化中蕴含的就是生命和疾病的真相。所以说,作为穷人+病人,虽然没条件去接受名师砖家的指导,但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就是最好的老师,用心感受思考自己身体的变化,就会逐步洞悉生命和疾病的真相。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