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繁杂症状找不到思路!那看看我的思考经历吧!

之前文章提到我自己一堆毛病,在自己给自己调理过程中,对各种辩证体系虽然挨个学了个遍,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始终感觉这些辩证体系存在很大问题,如果一个人身上就一些简单的症状还能应付,但是一旦面临一堆症状集于一身的复杂情况,用现有的辩证体系就感觉力不从心,于是我就只能不断思考探索。下面分享下我思考经历的三个阶段,希望对有同样困惑的朋友有所启发:

第一个阶段,可以称点线阶段,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将思维集中在某一个点或者是点和点之间的关系。你比如说一个人肝火旺,或者脾阳虚,或者肺阴不足……这就是将思维集中在一个点 ;再比如说一个人是是木火刑金,或者肝木克脾土……这呢就是将思维集中在点和点之间的关系上。但现实情况是远远比这复杂,很多基本上都是五脏同病,三焦同病。所以这种思路无法真正应对现实问题。 

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之为面体阶段,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将身体所有的症状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当然这个考虑的核心点是不同点或线之间的关系结构。比如我们以三焦举例子,拿我自己来说,中焦有郁热,上焦肺气不降,下焦肝肾阴虚。这个时候思维的集中点应该是三焦的关系结构,这样才能整体把握病机 。但是这种思路在静态结构分析上可以,却忽略了疾病的演变。

第三个阶段,可以称之为立体演化阶段,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在考虑所有症状关系结构的同时,更要定位其演变的阶段,因为在演变的不同阶段,对应的病机是不一样的。 比如拿我自己举例子,我最初的问题实际是“火”, 之前按照郁火的思路处理,确实是显效了一段时间 但是后期却不再有效了,于是反复思考,认识到自己犯了刻舟求剑毛病,没认识到当下已经进入了(火)燥阶段。所以火和燥结合才能准确定位我的病机。

上面三个阶段是我真实的思考经历记录,希望对有同样困惑的朋友有所启发。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