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为什么叫“归一”?每个人的网名都代表了内心的一种追求,我也不例外。我们生活在一个二元分化的世界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面对世界,我们划分了主体和客体。面对思维,我们划分了主观和客观。面对关系,我们划分了思维和实践。面对价值,我们划分了利和害。面对标准,我们划分了对和错。…………可这些所有的划分。真
哲学,痛苦,智慧,孤独,无奈!哲学并不是闲暇时间的产物。真正的哲学是各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同时集于一身,人在接近绝望状态下的深度反思的产物。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让我们批量的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拿来风花雪月的装逼卖弄。哲学会让人获得对世间万物一种底层逻辑洞察的智慧。但是这背后需要对生命和世间万物本质彻底的反思和追问。我们大部分人只想获得哲学的智慧。但是却并不愿意承受智慧背后的痛苦。哲学会让人陷入一种巨
发现个现象,学中医的朋友里面,很多人是对历史上的大师是顶礼膜拜,对大师们的经典著作是俯首帖耳,容不得别人有半点质疑,而且这类人学习大师的经典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说心里话,我认为这类人是在侮辱那些大师,大师之所以是大师,一定是具有开拓未知的勇气和探索精神,他们之所以能留下传诵千古的经典,是大师们确实发现了“真理”,但是大师们发现的“真理”未必就是全部的真理。我相信每一个喜欢思考的朋友都有这种感觉:
中医为什么难学难入门?1.从深度层面来说,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八卦……”为基础的“道”哲学来构建整个理论体系。不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无以把握中医的根。2.从广度层面来说,中医理法方药的每个部分都包含了古人对“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生物,物理,心理”等多学科知识的理解运用。不广泛涉猎这些学科,无以把握中医的整体框架。3.从灵活度层面来说,中医的临证诊断,不论是“虚实,寒热,表里,阴阳,六经”皆随着
中医是一门不用学习,而完全通过推演就可以掌握的一门学问;而推演的基础在在于“易”的“象数思维”。简单列一下自然界,人体,辩证,治疗,方剂之间的共通之“象“,希望能对自学中医的朋友有帮助:八卦:1.艮  2.坤  3.震  4.兑  5.巽  6.乾  7.离  8.坎卦象:1.山  2.地  3.雷 
在自学中医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由任何一个点出发,都可以达到最终的目的,我把这种现象称为“由点通面”。下面是我对这种现象在具体领域中体现的总结:一、辩证现在最常用的是“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辩证,这个教科书上论述最多,不多说;汉代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是通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维度将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判断人体整体的病变;清代名医叶天士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