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无为而治

比如临床中我们经常见到上热下寒的病人,患者咽喉肿痛,却又下肢发凉,给患者采用“温”法,温暖下焦,容易加重上部的热邪;采用“清”法,清上部热毒,却又加重下部寒邪。这样的病例,治疗时就很容易看出一个医生的水平了。


一般的医生只顾上面,不管下面,盲目采用大剂量清热解毒的药物,咽喉勉强舒服点,但患者胃肠道却受不了,出现腹痛腹泻;


还有的医生认为是虚火上冲,采用大剂量姜桂附,稍稍不慎,患者上焦火邪更重,出现鼻衄、齿衄等,医者还认为是正常反应,时时记住《伤寒论》中的“衄乃解”;


再高明些的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将温药改成丸剂饭前服用,这样温药走下焦,饭后再服用清热解毒的汤药,慢慢饮用,这样上下兼顾,这就算是“出奇”了。


但还有更加奇的招数!这样的疾病,按照道的角度,按照老子的“无为而治”,没必要“清上”也没必要“补下”,只需要将上焦的浮火引到下焦,这样寒热之间形成对流,疾病自然就好了。说通俗点,就是用自身之寒散自身之热,用自身之热散自身之寒。

《医间道》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