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的一次小感冒!却让我有了一个大发现!

不经意的一次小感冒!却让我有了一个大发现!

前几天不小心感冒了,对于我这种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冒过的人,都快忘记感冒什么感觉了。于是趁着自己难受的时候,把症状总结梳理了一下,没想到有了全新的发现。具体什么发现呢?请朋友们往下看。

先说一下当时的症状:

一、后背像电流一般忽冷忽热的感觉;

二、脑袋感觉发涨发晕;

三、全身有怕冷的感觉;

四、鼻塞,流鼻涕;

……

冰箱的总结

症状一很明显的是说明了膀胱经受到了影响,而膀胱为太阳。

症状二很明显的说明了也是太阳的问题。(当然,这里面牵扯到一个关于对六经中太阳的认识问题,头部实际上属于太阳,这个是从功能视角来考虑相对容易理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交流,这里不展开)

症状三说明了实际上是肺的问题,而我们知道皮毛属肺,而肺为太阴。

症状四说明了也是肺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肺气上逆。

由上面的总结,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感冒实际上并不只是影响太阳,而是太阳和太阴同感。也就是说,感冒既影响到(太)阳的开,也影响到(太)阴的阖。而我们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风寒外感是由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依次递进的,而现实(现象)告诉我们,实则是太阳和太阴同感。这个结论我们可以继续推理,得出如下两个结论,也就是说少阳病则少阴病,阳明病则厥阴病。

脏腑别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把上面三阴三阳关系列了一个表(下图),在观察他们的关系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个偏门的理论。就是脏腑别通理论(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 . 脏腑相通篇》提到:“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心包与胃相通)。大家仔细看一下,这不就是正好对应了三阴三阳之间的关系吗!

结论

经过这一次感冒的思考,让我发现并真正认识到了六经理论和脏腑别通理论内在的关系和统一性。不禁再次感慨,学习中医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啊!只有从现象(天象、地象、人象)中观察思考,才可能真正的理解中医。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