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为什么叫“归一”?每个人的网名都代表了内心的一种追求,我也不例外。我们生活在一个二元分化的世界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面对世界,我们划分了主体和客体。面对思维,我们划分了主观和客观。面对关系,我们划分了思维和实践。面对价值,我们划分了利和害。面对标准,我们划分了对和错。…………可这些所有的划分。真
哲学,痛苦,智慧,孤独,无奈!哲学并不是闲暇时间的产物。真正的哲学是各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同时集于一身,人在接近绝望状态下的深度反思的产物。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让我们批量的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拿来风花雪月的装逼卖弄。哲学会让人获得对世间万物一种底层逻辑洞察的智慧。但是这背后需要对生命和世间万物本质彻底的反思和追问。我们大部分人只想获得哲学的智慧。但是却并不愿意承受智慧背后的痛苦。哲学会让人陷入一种巨
经络里气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这种认识可能是错的!现在的中医教科书以及主流的观点都认为气在经络里面是呈线形运动的。但是这个观点真的正确吗?有一次撒尿的时候,看着杯底已有的尿液在刚尿出来的尿液的冲击下快速转动(备注说明一下,个人有观察自己小便来推断身体情况的习惯)……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人体中的气的运动是不是也是这种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结合体呢?继续思考,在物理学中,我们知道光是两种形态的复合体,一个
万恶淫为首?为啥越淫越长寿?看到一个视频,大军阀杨森,十一房太太,天天换着轮流侍寝,直到90多岁,仍生育一子……按照中医的说法,这应该是典型的荒淫无度,会大量消耗肾精短命,可为啥却活了90多岁呢?我们都常说什么万恶淫为首。关于这种认识,我想来想去,觉着是儒家或者佛家掺浑水的结果,我们可以延伸思考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下。比如我们说出汗多不好,因为汗血同源。但是我们想想人体的所谓的寒邪风邪。实际上通过
不经意的一次小感冒!却让我有了一个大发现!前几天不小心感冒了,对于我这种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冒过的人,都快忘记感冒什么感觉了。于是趁着自己难受的时候,把症状总结梳理了一下,没想到有了全新的发现。具体什么发现呢?请朋友们往下看。先说一下当时的症状:一、后背像电流一般忽冷忽热的感觉;二、脑袋感觉发涨发晕;三、全身有怕冷的感觉;四、鼻塞,流鼻涕;……冰箱的总结症状一很明显的是说明了膀胱经受到了影响,而膀胱为
【1】开始自学中医以来,发现“气”这个概念贯穿在各个章节中,但是始终感觉搞不明白是什么东西,先看下《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印会河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基础出版社.1984.5)中的定义:"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气,又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2】也就是说,教材上认为“气”是一种物
尝谓脾主运化,殊不知五脏六腑皆有运化所主,非独牌也。肺之宣降,非运化不能行其事。肝之疏泄,非运化不能见其功。心主血脉,非运化不能血流行。肾者主水,非运化能调节乎?况,传化物之六腑耶。然邪之入侵,亦运化使然。何则?邪无舟载,岂中脏腑。邪无气化,怎酿为病。病之祛除,也非运化不能驱之。心运化瘀血,脾运化湿饮,肺排除痰浊,肝疏其滞塞,肾气化水湿,六腑通降糟粕。凡此,去运化而能乎。
“金生水”很多人认为是金属熔化后是液态,所以说“金生水”。也有人认为是因金主肃降,也就是金属表面降温比其他物体快,所以容易形成凝结的水滴。但是这种认识正确吗?我们思考两个现象:一是大自然中的水,不论是江河还是大海,他们来自哪里?他们的源头是不是来自高山上的孔(山)洞,洞是什么?里面是不是“空”!;二是我们的肺本身的组成,大家都知道肺是由肺泡组成的,而肺泡是不是一个个的“空”?!上述两个现象结合思考
一、《内经》中气血观念是一切理念的基石。1、调阴阳,即调气血。气血是阴阳的基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阴气在于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