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相辅相成!不能偏执一端!

分享三个案例:

【案例一】

病人失眠很多年,胸闷气短、便秘、疲劳、盗汗、纳差。舌暗淡,脉沉细无力,面色也是暗淡萎黄,一派虚寒之象。给予升陷汤合瓜蒌薤白桂枝汤化裁,无效。二诊,在上方化裁,仍无效。

后调整思路,辩证肾精不足虚阳外越。拟滋阴降火方。二冬二地+四物+栀子豉汤+二仁+灵芝+桑叶。有效,一晚能睡4-5个小时了。

【案例二】

吴某某,女性,主要症状为自觉体内气机走窜,由腹至胸,甚至达颈、肩、腋等处,无法通过嗳气或矢气缓解,伴畏寒、面红、长期阴部瘙痒,舌红苔厚腻,脉弦滑数。辩证属于肝气不疏,阳气闭郁化火,脾虚湿蕴,湿热互结。给予柴胡达原饮加减,治疗后湿热之象好转,气机走窜有所减轻,但仍有反复。

后调整思路,辩证阴虚为本,湿热互结之证,给予猪苓汤合引火汤、小陷胸汤加减,以养阴清热,利湿化痰。”复诊患者气机走窜明显缓解,未提出新发不适。

【案例三】

赵某,女,患者冠心病4年,近因家庭纷争生气而致气短、胸闷、时有左上胸痛,并伴有心烦、心悸不安、少寐、手足心热,月经已停1年半。舌尖红,苔薄白,脉沉数。患者诉前些天在某医院看中医,服完7剂药后,病情不但没有改变,近日反而口干舌燥。前医处方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调整思路,辩证心阴亏虚,血络阻滞。治则:养心阴活血络,安神宁志。处方:柏子仁12g,生地30g,太子参15g,丹参30g,酸枣仁20g,茯苓15g,五味子20g,麦冬12g,当归12g,龙骨30g,炒山药20g,莲子20g,川芎12g。7剂,水煎服。复诊药后各症明显减轻,从昨天开始至今再未有胸痛。

【结论】

名医张锡纯治疗癃闭时,从《易经》中感悟到人身气化如天地日月、寒暑之相推,屈信相感而利生焉。他认识到小便正常流通与否,必须靠阳气的宣通与阴血的濡润,二者缺一不可。因而创立了“宣阳汤”和“济阴汤”二方交替服用,抓住了治疗癃闭的根本!……万病不离阴阳,阴阳相辅相成!当下虽然扶阳盛行!但不能偏执一端!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