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为什么叫“归一”?每个人的网名都代表了内心的一种追求,我也不例外。我们生活在一个二元分化的世界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面对世界,我们划分了主体和客体。面对思维,我们划分了主观和客观。面对关系,我们划分了思维和实践。面对价值,我们划分了利和害。面对标准,我们划分了对和错。…………可这些所有的划分。真
哲学,痛苦,智慧,孤独,无奈!哲学并不是闲暇时间的产物。真正的哲学是各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同时集于一身,人在接近绝望状态下的深度反思的产物。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让我们批量的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拿来风花雪月的装逼卖弄。哲学会让人获得对世间万物一种底层逻辑洞察的智慧。但是这背后需要对生命和世间万物本质彻底的反思和追问。我们大部分人只想获得哲学的智慧。但是却并不愿意承受智慧背后的痛苦。哲学会让人陷入一种巨
为什么我们热衷于寻求秘方?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前几天看到的某秘方公众号的一篇文章,说了个鼻窦炎的独家秘方,而且作者在文中宣称是彻底除根,但是在论述鼻窦炎的病机时,作者是这么说的:古代中医实际上已经看到的鼻窦炎本质,即肺痰上鼻而引发……看到这里,感到很恼火,为啥呢?因为我自己也是鼻窦炎。在很早的时候也经常听信这秘方那秘方。但是最终结果一再证明都是交了智商税。这几年开始系统自学中医后,才搞明白自己的病机
本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可能是这个“恶魔”!索罗斯,一个极其具有争议的人物。被很多人称为恶魔,但是他的思想却极大的启发了我。整个人类的历史,一直在追求思维和现实的统一性。这甚至成了人类思维中一个潜藏的底层信念。但是索罗斯先生认为。这两者的统一是不可能实现的。两者之间永远存在偏差。而恰好就是这个偏差。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索罗斯先生洞悉了整个西方哲学的缺陷。将思维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全新的审视
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看“鱼”还是“渔”?在网上上看李克绍先生的《伤寒解惑论》,看到有网友点评:通篇都是问题,没一个好方子……难道在这位网友眼里没直接给出好方子的书就不值得看吗?之前网上看索罗斯先生的《金融炼金术》,下面有网友评论:全书除了抽象的理论就是不靠谱的假设推理,一个靠谱的买卖指标也没说……难道直接告诉读者买卖点指标的书才值得看?网上到处都是讲述啥病用啥方的书,可是看一堆这样的书,真的能学会
你满脑子西方思想!为什么还信中医? ●关于别人对自己思想的质疑因为个人的经历原因,接触过非常多的西方哲学观念,从古希腊到一直到后现代。尤其是叔本华的思想也一直影响我到现在。所以后来在接触到一些同样喜欢中医的朋友之后,就有朋友经常问这个问题,说我为啥满脑子西方思想!怎么还信中医? ……我想了想,应该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关于自己的思想历程一个就是个人之前的某些思考:最早在上高中的时候,因为
不论新冠还是甲流!都不能忽视温病理法!貌似这段时间甲流又开始了,看朋友圈又有很多人在信誓旦旦的宣扬甲流是寒湿的理论,给出的对应解决方案又是什么艾灸干姜之类的……看到发他们发的这些文字,想起上年时候的新冠,他们也是同样老调子的理论,我就很困惑,为什么在他们眼里见到啥病毒都是寒湿呢?作为一个病人,最关注的并不是说是什么理论,而是最终的治疗的效果。那些宣扬寒湿的朋友最终的治疗结果如何我不知道。在这里我说
无论别人认可与否!我们都要珍惜脑中稀奇古怪的想法!一个朋友聊天,谈到他经常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却因此经常被别人认为是神经病,从而感觉很郁闷……我回复他说,别人的认可与否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你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就说明已经超越他们了!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或许是人的一种天生的本性,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们这种天生的本性,很可能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平庸!当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有几个人
我从不相信自己的信念!因为我的信念可能是错的!这段时间因为家里父母车祸的问题一直在医院。一次在咨询医生相关问题的时候,听到他们在谈论某同事如何的敬业,说是在发现阑尾炎问题后,当天做了手术,第2天就开始上班!……听到他们谈了这个事情之后,又想到了之前曾经思考的人的信念问题。很多敬业的西医对现代医学深信不疑,自己的身体一旦出现问题时,果断采用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但是结果可能会令人堪忧!也有很多深信扶阳
很多看似正确的结论!实际可能错的离谱!昨天的文章发出后不久又被删了,今天改改话题,与朋友们分享一下这几天的一点感悟吧,其实就是对几个现象的反思:现象1:两个不同重量的小球同时落地,我们凭直觉都认为是重量大的先落地!可现实情况是两个小球会同时落地!为什么我们的直觉判断会是错误的呢?现象2:用大剂量黄连治疗糖尿病,常规做法都是配伍干姜,所谓阴中求阳,因为黄连苦寒,所以配伍生姜反制。听起来道理讲得通,貌
别人认可的观点未必是正确的!从自己超剂量使用中药的思考!不知朋友们有没有留意一个现象,就是当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从别人那里去求证(或者说征询别人的意见),当然求证的方式很多,有的通过网络搜索有的通过咨询朋友,如果别人都认可其中的某一种观点,那么自己就可能采用那种认可度最高的观点!比如说,有朋友因为胆结石的问题到底割还是不割,咨询医院的医生有的医生说是定时炸弹要割掉,有的医
有时候觉得学中医很容易!有时候觉着又很难!前两天尝试鳖甲,感觉自身的感受和书上说的差异特别大。到底是应该相信自身的感受,还是应该相信书上说的理论呢?……一旦遇上类似的情况时,就感觉特别困惑。这个时候就容易滋生中医很难的感觉。之前说的载人航天飞船在回收时开启降落伞的现象。想到了济川煎里升麻的作用机理,发现两者内在的机制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之前只看那些书本上的专家解释,真的是感觉云里雾里的搞不明白……可
不亲身试药的前提下!如何发现书中的错误!前几天在试鳖甲药性的时候,搞得整晚失眠,自身感受到的药性和书中的描述差异太大太大……于是在想,如果不亲自试药,那么我们如何发现书中的错误呢?梳理了一下思路,应该有两种可行的方式:第一种就是直接面向现象思考,也就是清空脑中已有的学习到的别人的知识。直接观察药材的形状,质地,或者生长环境等信息。然后自己去推理其药性。当然这个过程也要关注天地万物的象,进行广泛的联
偶然看到关于清代医家刘仕廉(四川双流人,因自身患病,久治五载,未获痊愈,遂决心自习攻医。历十余载学成,终成名医)为自己治病的一段文字,感同身受,其中的思维过程非常有启发,分享给各位朋友。刘仕廉的经历和黄元御很像,都是久病成医,不过黄元御是眼疾,刘仕廉是突然得了脚疾,他在遍求名医无果的情况下,决定买来医书自学,根据医书上写的脚疾,按图索骥,查询古书上记载的药方,然而用尽了书中舒筋除湿的药也不见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