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归一

个人简介:一个被疾病困扰半生的80后INTJ:体郁多病困扰半生,孤独的INTJ,酷爱哲学式抽象思考;无业,租房,未婚;80后,潍坊人暂居济南!记录所思所想,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感谢朋友们的关注。联系V:ihdzyys

归一!为什么叫“归一”?每个人的网名都代表了内心的一种追求,我也不例外。我们生活在一个二元分化的世界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面对世界,我们划分了主体和客体。面对思维,我们划分了主观和客观。面对关系,我们划分了思维和实践。面对价值,我们划分了利和害。面对标准,我们划分了对和错。…………可这些所有的划分。真
哲学,痛苦,智慧,孤独,无奈!哲学并不是闲暇时间的产物。真正的哲学是各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同时集于一身,人在接近绝望状态下的深度反思的产物。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让我们批量的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拿来风花雪月的装逼卖弄。哲学会让人获得对世间万物一种底层逻辑洞察的智慧。但是这背后需要对生命和世间万物本质彻底的反思和追问。我们大部分人只想获得哲学的智慧。但是却并不愿意承受智慧背后的痛苦。哲学会让人陷入一种巨
自己治过病的人应该有体会,面对具体的症状时,这个诊断过程是非常非常难的,同样的疾病,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或者所处的不同的环境,其结果表现也会不一样。我把自己思考的相关影响因素做了一下梳理,大题基本可以划分为下面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大的自然环境,具体来说也就是五运六气这一块,大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同一时期的疾病具有共同的表现特征。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也纳入这一层次。第二个层面就是
之乎也者到底是语气词?还是另有其意!学中医离不开读古文,而古文里面又离不开各种之乎者也之类的文字词汇。看当今主流的解释,对这些词汇都统一定义解释为所谓的语气词。但是这种解释真的是正确的吗?是否真正符合老祖宗的本意呢?我们知道中医的诞生年代非常久远,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诞生年代非常久远,甚至可以上溯到5000年之前,在那个年代,我们知道人们写字是非常不方便的,都是刻在龟板上或者是甲骨上。而且那个
儒道同源?同个屁源!今天我好好跟你聊一下这事,你见过儒家跟道家说同源的,你见过道家跟儒家说同源的吗?你见过原唱歌手从那个翻唱歌手那借鉴灵感吗?原创文化有自己的内核,贴牌文化才追求跟原创文化的同源。你见过孔子去拜老子,你见过老子去拜孔子吗?道家文化可以追溯到近万年之前,儒家文化就3000年不到,孙子辈都提不上。同什么源,谁跟谁同源。你见过什么时候道家的人说跟其他文化同源。咱们这个民族文化包容性强,不
学院派是中医主力军!可他们的治病水平到底怎么样呢?自然进了大学后,第一件事就是找老中医看看病啦,(笔者还没毕业的关系,名字打打码,不要介意)。第一个是教我们中基的李老师,吃了两星期,没用;第二个教医古文的李老师,课上说当年他如何用功去从非中医专业考中医研拿了第二高分,研究生四大经典课都第一,跟彭老出诊等等等等,找他看病开了温胆汤加减,吃了一个半月没用。第三个是教伤寒的李老师,相当出名,跟过她的诊,
-整体分析都会扯!可是有几个人真懂?昨天看到一个文章,就是那个某病友帮发的,文章标题”肠胃病最全面治疗记录,50位中医处方治疗一应俱全”。讲述了一个胃病朋友的求医经历,她因为肠胃疾病四处找寻大夫,看了50多位中医,本地乡村中医→→市区知名中医→→省内知名中医→→北京知名中医→→全国知名中医……,但最后的结果仍然令人伤心。我看了一下文中作者的描述。原文是这样说的:十二年胃胀、嗳气,久治不愈!发病起因
有些知识!可能花再多钱也学不到!三个事情,一点感想。第一个事:前段时间,因为连续熬夜,再加上个人的体质问题,发现门牙竟然变色了,就是一条条深灰色的竖纹,在尝试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偶然发现一味药竟然效果奇好,用了不长时间后颜色就恢复了正常……而这味药在现有的教科书以及各中医典籍中,从来没有记录对于肾病(自己这毛病原因在肾)的治疗作用。第二个事:前几天的时候发了一条朋友圈,说经络穴位的本质隐藏在流体力
-见山是山?学中医的大忌!昨天的文章发出之后,一个群里的朋友就提出了两个疑问:我有一疑问,顺势而为究竟是顺病邪的势,还是顺人体的势,如果顺病邪的势,那外感温病灼伤津液的情况下,是不是得下附子干姜再加一把火辅助一下热邪?寒邪入侵,顺其势再收敛一下,闭门留寇怎么办?我想这并不是这一个朋友的困惑,应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今天就这个事,说说我个人的一些理解和看法。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
网上骗子多!睁大眼睛细分辨!群里一个人发了他的案例。但是我看完之后不久,直接把这个人踢了,为什么呢?朋友们,看一下这个人发的具体内容:16、17年之交的冬季冷到好多小区自来水管爆裂。那一年冬季我发现我母亲的面色发红,双手的脉不容易摸到。我就比较担心,其实现在看来就是身体内寒太甚,导致戴阳了。很快,她就右腿关节出现了关节炎,严重到走路不便,像中风一样一拖一拖。后来去市二院看病,医生说要么保守治疗抽取
那些神奇的中医案例!值得再次仔细推敲!看到一个视频,讲了俩国医大师惺惺相惜的偶遇传奇故事。具体啥呢?就是说国医大师朱良春在一次和李可老先生两人交流中呢,朱老无意中说起自己的下肢双腿。常年都很畏寒,尤其在冬天。发作起来都快不能走路了,李老一听,给朱老把脉辨证。结果是因为肾阳虚亏,就给开出附子……朱老在一边看过之后很疑惑,因为附子他自己也用过,但他自己使用了超过15克,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一旦超过18
这可能是中医圈的真实现状!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是之前的一个读者发的,阐述了他对当下中医的一些个人看法。为了保持内容原貌,我几乎没做删改,希望看到的朋友有所启发:先看中医最基础的六道题:第一题:自古以来,中医治病有几种方法?分别是什么?第二题:与《黄帝内经》并驾齐驱的古医书是哪一部?第三题:《黄帝内经》五脏开窍理论中有两脏开窍理论是错误的,是哪两脏?正确答案是什么?第四题:《黄帝内经》五脏功能理
看了抖音几个中医专家视频!终于知道现在中医为啥不会治病了!这段时间感觉公众号的浏览量越来越少,于是开始关注抖音这种短视频平台,刷了几个中医类视频,发现抖音上一些拥有数十万粉丝的大专家,对中医的理解水平实在令人汗颜:某视频,专家说患者湿凉,是因为血里有寒气,于是开方当归四逆汤……完后看了下专家介绍: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师承国医大师路志正,xx省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吴专家去世了!说点什么呢?昨天,也就是公元2023年10月27号。某位全国知名的顶级传染病学专家去世了。这位专家姓吴,曾在疫情期间发表了一系列的所谓专业言论,直接影响了十几亿人的健康。吴专家说了什么呢?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人人都要打疫苗,人人都要打加强针……所有的人都要打疫苗,也就是说理论上100%的人都要打疫苗,所有的人隔段时间都要打加强针,而且免疫特征决定了3到5个月就要打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