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归一

个人简介:一个被疾病困扰半生的80后INTJ:体郁多病困扰半生,孤独的INTJ,酷爱哲学式抽象思考;无业,租房,未婚;80后,潍坊人暂居济南!记录所思所想,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感谢朋友们的关注。联系V:ihdzyys

归一!为什么叫“归一”?每个人的网名都代表了内心的一种追求,我也不例外。我们生活在一个二元分化的世界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面对世界,我们划分了主体和客体。面对思维,我们划分了主观和客观。面对关系,我们划分了思维和实践。面对价值,我们划分了利和害。面对标准,我们划分了对和错。…………可这些所有的划分。真
哲学,痛苦,智慧,孤独,无奈!哲学并不是闲暇时间的产物。真正的哲学是各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同时集于一身,人在接近绝望状态下的深度反思的产物。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让我们批量的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拿来风花雪月的装逼卖弄。哲学会让人获得对世间万物一种底层逻辑洞察的智慧。但是这背后需要对生命和世间万物本质彻底的反思和追问。我们大部分人只想获得哲学的智慧。但是却并不愿意承受智慧背后的痛苦。哲学会让人陷入一种巨
遗传性疾病到底能不能治?由我妈的糖尿病想到的!今天在和一个咨询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对方提到他的兄弟姐妹以及父亲都有心脏不好的毛病。他认为这是由于遗传基因的原因……由此引发了我们对遗传性疾病的交流。现在社会上主流的观点都认为遗传型疾病是没有办法治好的。其实,对于疾病为什么会遗传,我也没有深入去研究。但是对于遗传性疾病没办法治好这个观点,我倒是持有不同的意见。因为之前我妈的情况从侧面证实了遗传性疾病也可
疾病不只是疾病!而是我们人生的缩影!人活一辈子可能要面临很多问题。虽然问题的种类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总结一下,无非就是三大类。第一类呢,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第二类就是人和社会的关系。第三类就是人和自己的关系。这三类关系中的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在我们的身体上反映出对应的疾病。比如说冻着了吹着了人就会伤风感冒。这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没处理好。比如说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压抑愤怒的家庭环境中就会出现抑郁
心受伤了!身体会跟着遭殃!很多长期不愈的疾病。其最原始的病因都是源于负面情绪的累积。但是这方面的专业论述并不多。看到圈里一个中医朋友发的她对一些疾病的感悟,感觉有一定价值,贴过来和大家分享。问题:糖尿病。导致问题的心理原因:渴望未发生的事。对于控制的极度需求。强烈的悲痛。没有甜蜜。调理期间开启新的思维模式:这个时刻充满了快乐。我现在选择体验今天的甜蜜。问题:湿疹。导致问题的心理原因:惊人的敌对。思
经络里气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这种认识可能是错的!现在的中医教科书以及主流的观点都认为气在经络里面是呈线形运动的。但是这个观点真的正确吗?有一次撒尿的时候,看着杯底已有的尿液在刚尿出来的尿液的冲击下快速转动(备注说明一下,个人有观察自己小便来推断身体情况的习惯)……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人体中的气的运动是不是也是这种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结合体呢?继续思考,在物理学中,我们知道光是两种形态的复合体,一个
万恶淫为首?为啥越淫越长寿?看到一个视频,大军阀杨森,十一房太太,天天换着轮流侍寝,直到90多岁,仍生育一子……按照中医的说法,这应该是典型的荒淫无度,会大量消耗肾精短命,可为啥却活了90多岁呢?我们都常说什么万恶淫为首。关于这种认识,我想来想去,觉着是儒家或者佛家掺浑水的结果,我们可以延伸思考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下。比如我们说出汗多不好,因为汗血同源。但是我们想想人体的所谓的寒邪风邪。实际上通过
为啥学中医的女生居多?原因是不是这个?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讲述张伯礼教授在为新生讲关于建立中医思维的开学第一课,偶然发现图中的照片很有意思,就是听课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女生?…当时感到很好奇,怎么学中医的是女生居多呢?后来又问了几个朋友,发现现实还真是这样。那这是为什么呢?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学校的文理分科,学文科也是女生居多。而学理科的是男生居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公认的是认为文
表面是在宣扬正能量!实际是在抹黑中医!看今天的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发表了一篇文章"感动!身患白血病不言放弃,女孩康复返校后再续中医梦”……说的是山东中医药大学一名学生的"励志"故事。从文中得知,这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八年制中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幸得了白血病,在疾病面前,这位家境不富裕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终于筹到高达100万的骨髓移植手术治疗费用,最终"治愈
扶阳不是万能钥匙!对扶阳理论根源的思考!【需求】感觉当下的中医,很多人深陷“扶阳”不能自拔,并且这类人群的数量相当相当庞大。动不动就狂妄的批判温病学家都是杀人的骗子,见了病人不论是阴虚还是阳虚只知补阳,寒凝病人温阳化寒,上火病人温阳以引火归元,什么病都必须补阳…这种现象让我困惑了很久,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盲目跟风迷信“扶阳”?后来我想通了,可能和我们的历史文化有关!【价值】-前提我们知道,从哲学上来
分享三个案例:【案例一】病人失眠很多年,胸闷气短、便秘、疲劳、盗汗、纳差。舌暗淡,脉沉细无力,面色也是暗淡萎黄,一派虚寒之象。给予升陷汤合瓜蒌薤白桂枝汤化裁,无效。二诊,在上方化裁,仍无效。后调整思路,辩证肾精不足虚阳外越。拟滋阴降火方。二冬二地+四物+栀子豉汤+二仁+灵芝+桑叶。有效,一晚能睡4-5个小时了。【案例二】吴某某,女性,主要症状为自觉体内气机走窜,由腹至胸,甚至达颈、肩、腋等处,无法
如果不关注社会方面的因素!我们可能很难学到真中医!先说说数学这个东西,不知道喜欢中医的朋友有多少人喜欢数学,因为在很多人眼里,数学这个东西太抽象了,而且和现实基本没什么联系。但是作为一个之前高度热爱数学的数学迷,我倒是认为数学这个东西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数学化,那么这门学科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因为对于数学的这种认识,在刚接触中医的时候,我就一直困惑,为啥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医里没有类
虽然我们学了一堆中医知识!但大部分可能是错的!M:我们学的中医知识,不论是病理还是药理,可能大部分都是错误的!因为都是被儒家思想污染偏离了本源的理论!虽然很少有人意识到并愿意承认这点!A:你是指君臣佐使吗?M:我是指整个中医的底层框架。就是类似于数学中的1+1=2的问题。A:最根本的是疗效。1+1=2或3不重要,就如同地心说和日心说谁对谁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更能解决问题,解释现象。我觉得不如先根据
扶阳屌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为何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扶阳屌自认为天下所有的病都可以通过扶阳解决。但是我发现有一种情况会让他们很头疼,哪种情况呢?说两个具体的案例:第一个案例:这段时间渐冻症患者蔡磊的视频很多,看相关留言,有一个视频下面的两条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A留言:“体寒即冻,堵则不通。喝水艾灸加温驱寒通经络非常重要……然后下面紧接着一个网名“妙手回春”的回复到:“没有用,我正在治疗渐冻症患者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