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归一

个人简介:一个被疾病困扰半生的80后INTJ:体郁多病困扰半生,孤独的INTJ,酷爱哲学式抽象思考;无业,租房,未婚;80后,潍坊人暂居济南!记录所思所想,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感谢朋友们的关注。联系V:ihdzyys

归一!为什么叫“归一”?每个人的网名都代表了内心的一种追求,我也不例外。我们生活在一个二元分化的世界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面对世界,我们划分了主体和客体。面对思维,我们划分了主观和客观。面对关系,我们划分了思维和实践。面对价值,我们划分了利和害。面对标准,我们划分了对和错。…………可这些所有的划分。真
哲学,痛苦,智慧,孤独,无奈!哲学并不是闲暇时间的产物。真正的哲学是各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同时集于一身,人在接近绝望状态下的深度反思的产物。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让我们批量的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拿来风花雪月的装逼卖弄。哲学会让人获得对世间万物一种底层逻辑洞察的智慧。但是这背后需要对生命和世间万物本质彻底的反思和追问。我们大部分人只想获得哲学的智慧。但是却并不愿意承受智慧背后的痛苦。哲学会让人陷入一种巨
都说实践出真知,但是很多时候如果实践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那么这种实践得出来的结论很可能是错误或者片面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基于下面几个事情的反思:第一个事情:一个认识的民间中医朋友,想自己开发一个快速调理内热问题的中药丸子,他采取的是辛凉的思路,凉药这个很容易搞定,但是在辛药的选定上他出现了问题,因为这个量一旦增加就会出现内热更严重现象,于是他就断定这个药不行继续选用其他药物试验……他在这个问题
疾病!太极拳!地产!投机!无为!疾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真的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其实疾病本身也就是身体的自我疗愈过程,所谓疾病引发的痛苦,也正是身体修复自身驱赶病邪的过程,所以正确的治疗方法,一定是顺病而为,而不是去压制疾病。以前看太极拳的视频。记得有一个顺手牵羊的动作,就是当对方打过来的时候。不要去用蛮力回击对方。而是借助对方打过来的力,顺势往前一推,那么对方就会倒地。当下中国人建
风证疾病!心理内耗!异名同象!之前文章提到的一个朋友。因为感染新冠之后出现了全身游走性的疼痛现象。而这个朋友本身属于血虚的体质。后来完全恢复以后。说体重竟然减轻了五斤……由此可见,体内的"风"对人体的气血是消耗有多大!还有一个咨询的年轻男性朋友。因为长期单身,既想满足自己的生理欲望。却又受制于各种禁欲观念。经常在两者之间纠结不已。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严重的加重了心理内耗。生理上也出现关节发紧,小便
人生第一要务不是行善!而是求真!朋友圈里经常有人转发白血病癌症等"绝症"筹款的信息。看看捐款列表里的留言,很多人都是善心满满,但是这些善良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他们的捐款,并不能真正地拯救病人,而是会加速病人的病情恶化!过年的时候,孝顺的儿女都会给父母买很多营养品。但是如果这片孝心是建立在对医学无知的道听途说的基础上,那么这片孝心不仅浪费了金钱,而且对父母的健康无益。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不仅让孩子
每次大跌之前,我们身边都会有明显的信号出现!问题是你看到了吗?今天早晨看朋友圈,看时间7点36就有朋友开始晒成功战果了。等到了上午,又开始出现新的信号。一从来不炒币的朋友,看到显卡价格开始上涨,咨询我现在开始炒币还可以不?也就是新韭菜被ETH的暴涨吸引过来了。接下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一小时爆仓60亿人民币,短短十分钟,BTC从1.2万美元跌至1.05万美元。跌幅近10%。ETH从415美元跌至
专家告诉你的就是正确答案吗?其实真理也是可以任人打扮的!先给大家说一个故事吧!在二战期间,德军伪装成盟军进行破坏,而盟军(美军)为了识别德军,在遇到其他部队时一般都会问一些比较冷门的问题。有一次美军的布莱德利将军也被拦下了。拦他的宪兵问了将军一个挺难的问题:“伊利诺伊州的首府在哪里?”(与我国各省省会一般都是该省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不同,美国很多州的首府都是一些不知名的犄角旮旯)。一般人都知道,伊利诺
中药药性!众说纷纭!谁对谁错? (2022/9/9 21:35:23)真相只有一个,可解释却有很多种,那么到底是谁对谁错呢?白芍,现代中药学讲义及临床习惯认为白芍酸苦微寒,有和血敛阴之功。可后来看到裘沛然先生的文章,其认为所谓白芍“和血敛阴”及“白补赤泻”之说,乃后人模糊影响之谈,白芍有破血除痹、通利大便,利水气通小便及止痛(通则不痛)等功,应是一味破药。桂枝,传统观点认为其辛、温。功效发汗解表,
疾病即良方!问题即答案!大多正常人,把疾病看做不良结果。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那么疾病带来我们痛苦的同时,其背后有什么正向的价值吗?一个朋友低血糖,嗜睡。问该吃什么药?我答多睡觉!朋友质疑不用吃药吗?我答你的身体(嗜睡)已经给出了(低血糖问题)答案!那么面对问题(疾病),我们什么都不作为吗?要想作为也可以,但是不能乱作为,而应该是按照问题(疾病)本
自己身体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再知名的大师也不能盲从!微信上有个整天吃附子丸养生的朋友,隔三差五的给我发各种各样的大师的扶阳观点"征求我的看法",我也不知道这位朋友是什么心态?既然你那么认可阳气的神奇,而且身体践行的天天吃附子丸,那你就坚持下去,为嘛老想征得别人的认可呢?难道是身体的实际感受和各路扶阳大师说的不一样?中医里面关于阴和阳谁是主导的问题。理论层面上是争论的不可开交。当然现在主流的是扶阳占主
真相!思维!定义!行为!一种中医现象,两种不同定义:……我就翻开了那个李东垣的《脾胃论》。把他那里面的药凑合了几样,因为我不太懂那个道理,我看他治拉肚子全都用风药,所以我就把他那个药,羌活、独活、防风就拿出来四五样,甘草,只是简单的四五样药,那小孩也吃不了多少药,我捏一点点,给他一煮,二三调羹勺,一喝以后他第二天就不拉了,立即就停止。后来,总共可能就是喝了一次或者两次,反正他那个病就再也没拉。看到
-如果没抑郁症?哪来的思想的升华!这两天因为一个歌手的离世,满屏的都是抑郁症。都在说抑郁症如何不好,如何对人造成伤害……但是这种认识就真的正确吗?说心里话,我自己本身就曾经是一个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上高中因为身体的问题导致吃不下拉不出睡不着,也无法呼吸……由此所导致的学习成绩和同学关系都是一塌糊涂,那个时候的生活对我来说除了痛苦就是痛苦,感觉活着没有了值得留恋的东西,当时就在反复追问自己,为什么要
识证很难!识事亦如此!一个常年艾灸伤阴的朋友,自己学中医给自己调理身体,她的留言:我的体质是用不了茯苓的,用了后搞不好就会尿频,总感觉茯苓偏降偏泄,但是不会养阴清热,所以我就把茯苓停了。而常见补脾健脾的方子里都有茯苓……我的回复:你的解释很牵强,按照我理解的老子的无为的观点,你为什么不能用茯苓,因为按照我的理解,茯苓实际上是一种收敛的药物。而你本身是艾灸所伤,所以病邪为火,而火性是偏外散升发。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