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归一

个人简介:一个被疾病困扰半生的80后INTJ:体郁多病困扰半生,孤独的INTJ,酷爱哲学式抽象思考;无业,租房,未婚;80后,潍坊人暂居济南!记录所思所想,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感谢朋友们的关注。联系V:ihdzyys

归一!为什么叫“归一”?每个人的网名都代表了内心的一种追求,我也不例外。我们生活在一个二元分化的世界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面对世界,我们划分了主体和客体。面对思维,我们划分了主观和客观。面对关系,我们划分了思维和实践。面对价值,我们划分了利和害。面对标准,我们划分了对和错。…………可这些所有的划分。真
哲学,痛苦,智慧,孤独,无奈!哲学并不是闲暇时间的产物。真正的哲学是各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同时集于一身,人在接近绝望状态下的深度反思的产物。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让我们批量的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拿来风花雪月的装逼卖弄。哲学会让人获得对世间万物一种底层逻辑洞察的智慧。但是这背后需要对生命和世间万物本质彻底的反思和追问。我们大部分人只想获得哲学的智慧。但是却并不愿意承受智慧背后的痛苦。哲学会让人陷入一种巨
中医治病的本质是什么?可能数百年之后的科学才有能力解答!提前说明一下,本文纯粹是作者的胡思乱想,所以很多地方概念不是太明确。文中的真空、空间可以作为同一事物理解。本文的核心观点:空间并不是真空,而是一种能量的存在形态,这种能量就是类同于中医里面的无形的气。看有朋友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信息:刘本良博士国内求职5000月薪没人要,现在在美国年薪1.2亿美元。还有一片庄园,是一片………说的是一个醉心于物理
风寒感冒要用寒凉药物!这可能才是正确的治法!学中医感觉是越学越困惑。因为越来越体会到,我们学的主流的中医理论的底层框架错了,就是之前说的偏离老子的无为思想越来越远,今天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对于风寒感冒理解。我们现在大家公认的对于风寒感冒的治法,实际上都是以辛温解表的方法为主,也就是说,当病邪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要把病邪赶出去。但是这种想法真的正确吗?我们继续思考。按照我们之前说的,老子的
●当下的中医扶阳派貌似非常流行,网络上批判寒凉的文章是铺天盖地,但是这种观点就真的正确吗?我们思考一下两个现象:●先看一下感冒这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在冬天的时候,很多容易感冒的朋友都是长期呆在暖气充足的房间里,然后出门的时候不小心受冷风一吹就感冒了。而从事室外工作的朋友,虽然在外面天天面对冬天的寒风,但是他们却不容易感冒。●然后我们再思考一下拉肚子的现象。很多人虽然天天都是吃温热的食物,
先解释一下题目中的这个“人造化学物”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每天入口的各种食物基本都是化学农业的产物。不论是我们吃的粮食蔬菜还是水果,在种植过程中除了使用农药化肥外,还有增大剂催熟剂染色剂等等。在后期的运输或者深加工过程中,还会添加各种防腐剂等!…这些非食物自身具有的人工添加的物质。为了方便描述,这里统称为“人造化学物”!接下来我们说具体问题。不可否认我们老百姓现在每天吃的食物,都或多或少的
继续昨天的文章,聊一下风药!引用了两位朋友的观点。●网友翱翔(备注说明下,我这个人从不认为所谓的专家和大师的理论才是真理。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对于客观现象的思考领悟,都可能会触摸到真理。所以这里引用了这位不知名群聊网友的观点):看到上面说到风,想到之前的一条感想。这几天老刮风,风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其实是风路过其他物体我们才感知,比如树儿在摇摆灰尘在飘荡,知道起风了,恍然领悟,风就是一个动能。以前也知
●都知道风为百病之长,那么在针对各种疾病组方时,是不是都应该考虑加入风药呢?……不知道朋友们是否曾经有过这种困惑?反正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翻开我们现在的中医学教材,大多数风药被列入解表药中。其他具有多重效用的风药,对应归于祛风除湿、平肝息风等类别,但是风药的功效范围仅限于此吗?我们继续翻阅历史看一下。●比如说《备急千金要方》,里面应用风药治疗的范围覆盖了从伤寒、诸风、风毒到五脏六腑及各科病证,
关于抗生素!一位无名乡村医生的全新发现!之前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化学药物都是寒性?那这几个现象怎么解释?当时只是写了个人的困惑,也并没有想到答案。后来有朋友在后台留言,说他的一个乡村医生朋友也关注到这个问题,并且有一定的发现,个人感觉这个发现还是很有价值的,所以在这里单独写文贴出来。具体留言内容如下:十几年前,我一个在乡村开门诊的同学给我说过他观察的抗生素寒热的问题,我未从医,也未在意,这个问题
之前对西医一直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西医底层理念是错误的,但是后来接触的几个事,让我之前的想法有了一些改变:上年老妈车祸的时候,在医院里连续挂了好几天吊瓶,那段时间老妈也不喝水,问她为啥不喝水?她说一点都不渴……由此想到既然人打吊瓶后不渴,那么西医的吊瓶是不是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治疗津液亏损的解决方案呢?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身体水肿未必是阳虚,也可能是……”,有朋友留言:长期崩漏大出血患者,很多都会水
●现在西医开的药物基本属于化学药物的范畴,可能由于化学药物都是人工合成的,感觉貌似很少有人从中医的视角研究这些化学药物的寒热温凉性味归经问题,也有很多人将其统统归为寒凉一类,但是化学药物那么多,难道都是寒凉吗?●首先我承认很多化学药物,比如各种点滴注射,进入人体之后,都是表现出来一片寒象。然后采用辛热(温)的中药治疗能够很快的消除其副作用症状。但是……●我们都学过化学,知道从化学上来说,化学物质一
貌似现在社会流行“扶阳”养生,尤其是夏天,很多人抱着所谓“冬病夏治”的想法,动不动就艾灸这艾灸那的,天天姜枣茶的,三伏天跑太阳下晒背的……可这真的有利于健康吗?●中医讲究天人一体,夏季人体表实里虚,艾灸为火,夏天艾灸则会加重表实里虚,所以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患。我这么说可能会很多人反对,因为关注我的朋友里很多都是专业搞这个的,那么我们看看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如何描述的:●形作伤寒,其脉不弦坚而弱。
先说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现象吧,就是之前在对自身的鼻塞症状调理的过程中,发现当静下心来的时候,鼻孔是通畅无比,这种现象在自己一个人安静的思考问题或者读书的时候反复出现!……这很明显的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说一个人的大脑处于平静状态的时候,这个人的病理症状就会改善。●后来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曾经百度相关的案例,发现历史上果然有相关的案例,清代魏之琇编著的《续名医类案》提到的一案例:“一瞽者徐姓,年三十来,
一个很久以来的困惑。当下扶阳派流行。不管啥疾病,都是认为扶阳第一,动不动就附子肉桂。如果对方确实是阳虚体质,这个是正确的,但如果是阴虚内热体质,这个理论上怎么是也讲不通的,但是我看网上有阴虚朋友反馈也确实有效果。但是这种效果却并不具备持续性……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一直没有想明白。前两天在做饭的时候炒了个西葫芦。刚把西葫芦放到锅里的时候,我们知道锅底是没有水的。但是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西葫芦里面的水逐